赵烨:小学生的趣味数学家庭作业研究

网站首页    教育科研    研究成果    赵烨:小学生的趣味数学家庭作业研究
当前位置:

小学生的趣味数学家庭作业研究

赵烨 昆山市张浦中心小学校 215321

摘要:小学数学是基础教学科目之一,在整个教育阶段占据着重要的位置。而数学教学离不开作业的辅助,一定量的作业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。可是,从以往的教育经验来看,大部分学生对完成作业的兴趣不高,缺乏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因此,如何提高学生做作业的兴趣,培养学生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的习惯,就成为了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。本文将对小学数学趣味家庭作业做出研究。

关键词:小学数学家庭作业趣味性

引言:兴趣是好的老师,对家庭作业来说同样如此。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时往往不会考虑作业的趣味性,而缺乏趣味的家庭作业,往往使得学生对做作业感到厌烦,这不利于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。因此,教师要充分理解趣味性家庭作业对学生的重要作用,结合趣味性因素设计家庭作业,改善学生对作业的厌烦心理,致力于培养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,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。

1.       从学生兴趣入手,培养其完成作业的习惯

为学生布置家庭作业,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,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。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,部分教师会认为只有预留难度高,数量大的家庭作业,才能督促学生利用空闲时间进行学习。这样的作业理念,不仅给小学生带来了较大的作业负担,还会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,对学习产生不利影响。小学数学的难度较低,其教学目的主要在于让学生对数学有一定的了解,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,为之后更高难度的教学做铺垫。由此小学数学教师在预留家庭作业的过程中,应从学生的兴趣入手,培养其完成作业的学习习惯,让学生通过作业爱上数学。

例如,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《认识图形》一课时,在课堂上,教师可依据各类模型,为学生讲解几类基本图形,如圆形、正方形、三角形等。在学生有一定的基础后,为其预留有拓展性的家庭作业。低年级学生对玩具、球类等事物都会充满浓厚的兴趣,教师可挑选此类图案让学生去辨识其形状,如房子、电视机、足球、油桶等物体图案。此类作业难度较低,且能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身边的事物,对学生帮助较大。又如教师可预留开放类话题作业,即学生需在课后时间,自己从生活中寻找几类事物进行观察,并说明其图形类别,并于第二天上课前,展示各自观察成果。数学本就来源于生活,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,能够激发其学习兴趣,为其之后的学习道路打下夯实的基础。

2.       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的趣味作业中,督促学生完成作业

家长是学生在家庭中最好的教师,长时间的忙于工作,很容易导致学生缺乏看管,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。且有调查显示,学生能否拥有良好的做作业习惯,与父母的陪伴有较大关系。因此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的过程中,要给学生家长预留一定的空间,让其能够参与到学生的作业中,既能起到督促学生完成作业的作用,又能为学生的作业添加趣味。

例如,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《元、角、分》一课时,教师可结合课程重点内容,为学生安排家庭作业。本节课的重点在于通过学习,让学生对人民币的使用有一定的了解,同时也是检验学生对100以内加减法的应用的熟练程度。由此教师可将作业设置为,学生需在父母的陪伴下,完成几笔交易,可以是模拟交易,也可以是实际交易。在模拟交易的过程中,由家长扮演商家,学生则为消费者,挑选任意物品做为消费品,在双方的模拟过程中,让学生对交易有正确的认知。父母也可提高难度,在找零的过程中,故意结算错误,看学生能否通过自己的观察,发现错误。在学生完成作业后,教师可在课堂中邀请部分学生,与教师一同进行人民币的模拟交易,以此来检验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。在家长的参与下,学生的作业也会变得充满趣味性,对学生的学习有较大帮助。

3.       多科目学习相结合,提高趣味作业内容丰富度

记日记是小学生宣泄情感的主要方式,能够有效缓解学生的课业压力,且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较大帮助。数学教师在进行趣味作业的设定时,可参考其他科目的作业形式,为学生提供更具趣味性和科学性的家庭作业。由此教师可引用日记做为学生的数学作业,即学生需将自己所学内容及感悟记录下来,既可帮助学生复习所学知识,又能提高学生的作业内容丰富度。

例如,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》一课时,该堂课的计算题目较多,且涉及到许多公式的记忆内容,教师可将课后作业设定为记录数学日记。数学日记与其他日记不同,学生需将所学的重点内容摘录其中,之后附上学习心得即可。教师也可提醒学生,日记格式无固定要求,重点在于自我设计,即按照自己认为最有用的方式去记录。如学生可将重要的知识点,长方形的面积公式,摘录下来制成小卡片粘贴在日记本中,或者通过醒目的标识来提醒自己学习。也可在日记中附带图案,方便自己理解长、宽等内容。学习感悟部分则一定要具有真实性,能够准确记录自身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自我感悟。教师可通过查阅学生的日记,来了解学生学习阶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,并对其提出指导意见,或是对授课内容进行局部的调整。通过日记可以间接的帮助数学教师,了解学生这一阶段的学习情况,给双方的沟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。学生也可利用所记录的日记,进行考前复习、巩固知识等,且在设计日记的过程中具有足够的趣味性,学生可自由发挥。

总结:综上所述,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数学习惯,对以后的学习帮助较大。教师在制作趣味作业的过程中,可结合从学生兴趣入手,培养其完成作业的习惯、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的作业中,督促学生完成作业、多科目学习相结合,提高趣味作业内容丰富度等策略,以期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写作业习惯。

参考文献:

[1]黄文. 农村小学生数学家庭作业完成率低下的原因和对策的研究[J]. 考试周刊, 2018(47):72-72.

[2]乔建超. 小学数学家庭作业多元化设计研究[J]. 数学大世界(上旬版), 2017(7).

[3]王艳. 小学数学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研究[J]. 读与写(教育教学刊), 2018, v.15(01):185.

栏目导航

校园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