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奕璟:狐狸分奶酪
《狐狸分奶酪》
[课题、课时]
《狐狸分奶酪》(第一课时)
[教材简解]
部编版《狐狸分奶酪》是匈牙利的一个民间故事。课文讲述了两只小熊为了分一块奶酪拌嘴,狐狸帮他俩分奶酪,结果自己把奶酪吃掉的故事。故事不仅刻画了一个狡猾的、侵占他人利益的狐狸,也告诉我们不要因为斤斤计较而失去更多。本文富含想象,幽默有趣,旨在让学生借助拼音识字、朗读,丰富语言积累。
[目标预设]
1.通过字理识字的方法,认识“酉字旁”及其演变过程。
2.借助动作演绎的方式,正确理解“捡”和“嚷”。
3.通过字词复现的方式学习“匀”和“嚷”,加深对词句的理解。
4.通过语言和动作揣测人物内心活动,读出人物相应的语气。
[重点、难点]
1.正确体会狐狸分奶酪时的心理及其动作的意味。
2.通过语言和动作揣测人物内心活动,读出人物相应的语气。
[设计思路]
第一课时的教学拟分以下六个步骤:一、动画导入,引出课题,增加趣味性;二、初读课文,感知主要内容;三、指导书写,规范汉字学习。
[教学过程]
1. 动画导入,引出课题。
1、 课前播放动画:《猫和老鼠》中的“奶酪争夺战片段”。
2、 孩子们,在刚才的动画里,你们注意到老鼠和苍蝇抢的是什么东西?(出示奶酪图片及文字)
3、 出示“酪”的生字卡片,指名读,齐读。
4、 运用字理识字的方法理解“酉字旁”。
酉字旁表示酒或者是因发酵制成的食物。比如豆子和小麦发酵可以得到酱油,大米发酵可以得到米醋。牛奶发酵可以得到——奶酪。
5、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狐狸和奶酪的故事。齐读课题。
2. 初读课文,感知主要内容。
师:小朋友们,想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吗?竖起耳朵听仔细咯!熊哥哥和熊弟弟在路上捡到了一块奶酪,高兴极了。可是,他们不知道怎么分这块奶酪,小哥儿俩开始拌起嘴来。(边讲边板贴图片)。看小朋友们听得意犹未尽,那接下来的故事就请小朋友自己去读一读吧。
1. 学生初读课文。
1、 把书翻到100页,注意要读清字音,读顺句子。用“——”画出狐狸说的话,用“~~~~”画出小熊说的话。边读边思考,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。
(生自由朗读)读好请坐端正。
师: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一小节。(生读)像这一小节在故事题材中就叫做——“起因”。(板贴:起因)
细心的小朋友肯定能发现,这一段中还藏着一些生字朋友。我们先来看看这两个字。
a、 出示“捡、拌”。大声地拼出它们的名字!(生拼读)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?(生:都是提手旁)它们都和什么有关?(生:手)师领读“拌、捡”。
b、 出示“始”,这个字念——shǐ,谁能给它组个词?(生:开始)师领读,开始的始。
C、出示“俩”,同学们瞧这个字读lia,不读liang,观察它比两多了——单人旁。姐姐和妹妹一起就叫——姐妹俩,哥哥和弟弟在一起我们就叫“兄弟俩”,妈妈和女儿一起就叫——母女俩。那么,“俩”就是指几个人?——两个人。
2、小朋友们认识了生字,我们把它们放回课文里,相信小朋友们可以读得更流利。(齐读第一小节)
3、那么,熊兄弟为分奶酪为难的时候,谁出现了?
生:狐狸。(板贴图片)
师:你们真会读书,一下子就找到了。老师再来考一考大家。他们之间一共有几次对话?一问一答为一次对话,大家找一找。
生:4次。
【第一次对话】
1、 我们来看看他们的第一次对话。请两位小朋友来分角色读一读。
2、 兄弟俩为分奶酪为难,心里啊特别着急,谁再来试一试?读出着急的感觉。再请一组。(老师感受到你迫切地想得到解决方法。)
3、 女生当狐狸,男生当熊弟弟。
【第二次对话】
1、 这时,狐狸是怎么说的?一起读。
2、 这里有一个生字,(出示“帮”)师领读,它是后鼻音,谁来读一读?你也来试一试。(你的后鼻音发的很到位,你能把生字放到句子中再读一读这句话吗?)
3、 你们瞧,说完后,狐狸的表情是——笑了笑(点红),动作又是——拿、掰。谁能学着狐狸的样子,再来读一读?注意先说话后做动作哦。(真是活灵活现的表演!)
4、 可是,看到狐狸这样不得了了,小哥儿俩嚷了起来!(点红“嚷”)——生读小哥儿俩的话。
5、 我从你们的语气中听出了你们已经了解什么叫“嚷”了。(出示拼音)跟老师读。嚷就是叫喊的意思,读的时候音量要大,速度要快哦!谁再来嚷一嚷熊兄弟的话?(你很着急!你的嗓门可真够大的!)
6、 你也来试试。你的表情也非常到位,老师奖励你选两位好朋友上台来演一演。注意这是兄弟俩一起嚷的,你要做熊哥哥还是弟弟?再选一位当狐狸。
7、 再请一组,老师点名。
8、 现在你们知道“匀”是什么意思了吗?——均匀。
【第三次对话】
1、 所以狐狸也去仔细瞧了瞧,确实分的不匀,于是说道——生读狐狸的话。
2、 说着便在——生接着读。
3、 这里也有两个生字,(出示“瞧、便”),我们一起拼读一下,你能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两个字?(你们个个都是识字小能手!)
4、 我们再来读一读狐狸的话。瞧你们一脸骄傲的样子。可熊兄弟听到狐狸这么说更着急了,又嚷了起来——生读熊的话。
5、 小朋友们越来越会读书了,“嚷”起来的语气很到位哦。现在请同桌之间角色扮演,练一练这第三次的对话,语气动作都要到位哦!
6、 请小朋友上台表演。
(二)总结过程、学习结果
1、下面请小朋友和老师配合读一读他们的3次对话。(师生合作朗读)
这三次对话就是狐狸分奶酪的过程。(板贴“过程”)
2、现在谁能来说说狐狸分奶酪的方法?用上“先···再···”。
(你的概括能力非常强,掌声送给他)
3、那么狐狸分奶酪的结果(板贴:“结果”)会是怎样的呢?齐读第9自然段。这里有个生字(出示“剩)谁来读一读?请你做小老师领读。剩下的剩,它的偏旁是——利刀旁。
4、 谁能来说说奶酪最终会怎样?
【第四次对话】
1、 面对被吃完的奶酪,两只小熊和狐狸各会说什么?在文中找一找他们的第四次对话。
2、 找到的请举手。好,在文中的第几自然段?
生:10和11自然段。
3、 看到被吃完的奶酪,两只小熊的表情是——生气,于是他们说道——生读小熊的话。这里也有一个生字,出示“整”,指读。
4、 小朋友们,调整好自己的心情,很生气(学生做表情),非常生气(再做表情),我们再来试一遍。
5、 然而,狐狸的表情却是——笑着。你们觉得这是一种什么笑?(奸笑、笑里藏刀)那就请你来读一读这句话。学着他的样子,老师请男生来贼兮兮的读一读狐狸的话。女生也来试一试。
【总结】
1、 小朋友们,故事到这就结束了,现在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。(出示填空)
2、 小朋友们,熊兄弟和狐狸都那么喜欢奶酪,你们想要吗?老师这有一些,但你们得喊出它们的名字才能得到哦!(游戏)
3、 没得到的小朋友别伤心,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黑板上的词语。
三、教学生字
教写“吵”“咬”
1、 小朋友们观察一下,它们的偏旁都是——口字旁,和什么有关?
2、 教写“吵”,把手伸出来跟老师一起写(边写边说注意点);学生在书上描红书空;展示纠错。
3、 教写“咬”,同上。
四、板书设计
狐狸分奶酪
起因
经过
结果
教学反思:
课文导入时,由《猫和老鼠》视频片段引出“奶酪”,强调“酪”字读音,以及通过字理识字的方法认识“酉字旁”,联系生活实际理解“酉字旁”意思,从而引出课题。这不仅识记了生字,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。
在初读教学时我采用示范、引导、创设情境等方法,并充分利用课本本身具备的能动性,组织学生分角色表演,帮助学生感知课文内容和语言特点,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会“人物”的性格、语言和动作特点。让学生在读中领悟,在演中体验。
在写字环节,引导孩子交流自己喜欢的写字方法,并及时给予鼓励,也使学生积累丰富的写字方法,培养学生写规范字的良好习惯。
但本次教学也有不足之处:时间分配不均,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的情况下,生字和书写练习时间不够达标。
改进措施:教师在备课时要备好每个环节的时间,并在上课的时候,随时看时间,紧凑的掌握上课的节奏。同时要能够把课备得更精练一些,对学生的放手更有操控一些。
- 04-24
- 04-24
- 04-24
- 04-24
- 04-24
- 04-24